【讀書心得】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 學到最重要的3件事(1)

監測,預防與演練


https://images.unsplash.com/photo-1624957485560-47747511b32f?ixlib=rb-1.2.1&q=80&cs=tinysrgb&fm=jpg&crop=entropy&w=800

前言 — 是否會爆發,操之在己

每年都會有數種未知的疾病出現,但大部分都不會「釀成」如今新冠病毒這麼大規模的流行。因為我們有提早「注意到」那些致命的疾病,並時時監測感染的動向,疾管單位有提早認知到嚴重性。

再加上「很幸運的」,這些疾病的潛伏期剛好都不長,只要感染就會出現症狀,像是伊波拉病毒雖然相當致命,但因為其「致死率太高」,讓這些病毒馬上被關注,提早被擋在各國的國門之外。因此沒有造成太大的威脅,如今沒有擴散成全球性的大流行。

但我們有辦法知道下一個有機會擴散成全球大流行的疾病,那些「未知的」病毒或細菌會是什麼樣子嗎?

我們不會知道。

雖然我們並不了解下一個「人類的敵人」是什麼樣子,也「看不到」從何出現(至少肉眼看不到),但我們有辦法透過科學的管理、過往的經驗,來「事先」做好準備,而這也是比爾蓋茲寫這本書的主要用意。

依據他「第一線」與全球疾病打交道的經驗,透過此書分享給全球的讀者他「對於大流行病預防的解決方法」,無論是一般民眾、在前線為我們防堵疾病的醫療從業者,或是制定策略的指揮官,都能從此書中學到有關疾病預防的「通盤」知識。

以下分享我從此書學到的3個「避免大流行病」的重點:監測、預防和演練。

重點 — 監測,預防與演練

1. 監測 — 隨時注意疾病動向

在新冠病毒流行以來,疾管署(CDC)365天,天天都在報前一天染疫人數的數字,透過媒體向我們報告最新的疫情發展。

有人可能會想說CDC拿了我們的納稅錢,好像只會「報告數字」(雖然我是覺得確實沒必要天天為了報數字開記者會),但實際並非如此,其實這是藉由數據來「監測」,隨時監測疫情發展。

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數字與數字的變化,得知最近疫情的發展趨勢: 是否感染人數急速上升? 某地區的死亡率是否高攀不下? 藉由這些長期的資料收集統計,從這些數字變化的蛛絲馬跡中,可以獲得一些「未來」疫情可能會如何發展的端倪。

而大多時候,我們都是「事到臨頭」才做補救,但我們要做的應該是「提早」防堵,早在更大規模人數的染疫之前,就先做好準備。

會需要用到「主動監測」和「快速篩檢」兩種方法,並密切地互相搭配,這可以讓我們在流行病的早期就「事先預測」接下來的動向。

主動監測,不只是像上面提到的通報數字而已,而是「主動」地、進一步地監測現有「已染疫」的患者,並主動匡列這些患者周圍的「高風險」關係人士。提早觀測這些可能染疫的人員,先做好準備,像是預防性隔離、密切注意這些人的健康狀況,或是其他避免感染擴大的方法。然而,不只這種「管理層面」的執行,還要更進一步的搭配「硬體」的支援,這包含了技術上的基因檢測,而以往的檢測都是「曠日廢時」,因此會需要「快速」篩檢的技術革新。

我們常聽到的PCR或快篩檢測這類已經「相當常見」的篩檢工具,這些工具得出的結果,就是CDC每天的數字來源。但這樣還不夠,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「基因」篩檢工具,藉由這些基因篩檢技術「主動」追蹤疾病的發展,一旦實驗室提早發現病毒已經「變種」(像是alpha, omicron等變種病毒),我們可以為「下一波」可能到來的流行提早做好準備,而不會等大家都「中標」才措手不及。而快速篩檢,不只是可以檢測出誰染疫,還能「快速」檢驗病毒的基因組,這才是「提早預測」病毒發展動向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