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心得】我們與動物的距離

在動物身上 「發現」人性


https://images.unsplash.com/photo-1634468706639-74a02a2ac2c2?ixlib=rb-1.2.1&q=80&cs=tinysrgb&fm=jpg&crop=entropy&w=800

巴諾布猿與人類

如果哪天有人跟你道謝,謝謝你的幫忙,但他補充說了你的「無私行為」跟猴子沒兩樣,應該會很生氣吧。

但這句話並沒有貶意,只是說話太直接而已(笑),他其實是想說我們的利他行為,「無私」幫助他人的舉動,跟我們的近親很像,與今天作者要討論的這種動物 — 巴諾布猿 一樣。這樣解釋的話,可能會稍微不生氣一點。不過直接說別人跟猴子一樣,難免還是會生氣呢。

作者是名生物學家,此書收集了他研究巴諾布猿這種黑猩猩的紀錄,以及從這種「特別的」動物身上獲得的啟發。

這種黑猩猩有多特別呢?

在一開始,科學家發現他們與其他猿猴類不同,整個群體更加「社會化」,比起其他種的黑猩猩更愛好和平。如果發生了衝突,與其打架導致互相掛彩受傷,他們寧願選擇合作(有時候忍不住還是會打起來,但過沒多久就和解變回朋友),而且會重視彼此之間的「利益」是否公平。

實驗令人「深思」

為了深入探究巴諾布猿的行為,生物學家設計了一些與合作、利他行為有關的實驗。

像是研究兩隻彼此「沒有血緣關係」的巴諾布猿,他們會不會「互相幫忙」,為了對方的利益「伸出援手」。如科學家們所料,與其他動物身上也可以看見的結果一樣,他們確實也會為了同族的彼此,向另一個籠子裡的猿猴遞出工具,讓對方能夠勾到食物,飽餐一頓!即便他「當下」並沒有好處,還是會這麼做。

其中比較特別的是「公平分配」的實驗,如果有兩隻巴諾布猿做了簡單的任務之後,被給予「不同的報酬」,其中一個只給牠小黃瓜片,另一隻則是給牠葡萄吃(牠們都比較喜歡葡萄),則被給予小黃瓜的那隻黑猩猩,會拒絕接下來的任務。

這邊都與大家的預期一樣,沒什麼特別的。

但在第二次的觀察發現到,巴諾布猿會表現出「稍微令人費解」的行為。在牠們第二次執行任務之後,在已經知道先前獲得獎賞的前提之下,那隻獲得葡萄獎勵的黑猩猩,卻會「拒絕」這份獎勵。科學家認為牠是基於「公平」而不願意接受葡萄。可能是看到同伴只拿到「比自己差」的獎賞,而認為「我不應該」拿到更好的,寧願不拿也不要「破壞群體的和諧」。

也就是說,巴諾布猿可以感知「同工不同酬」的不公平,跟人類沒兩樣(或說我們跟牠們一樣),都會因為「不公不義」而感到忿忿不平。

波希的人間樂園

https://imgur.com/Jq4KSwD

  • 波西的人間樂園,作者一再引用此畫的不同細節輔佐說明。

如果本書的主角不是巴諾布猿的動物行為,可能會變成「波希的人間樂園」這本書,這幅三聯圖出現在此書中「無數次」,可見作者對於這幅圖畫的熱愛。

其實在以前就有看過這幅圖,但只覺得這是個「不知道嗑了什麼藥」天才的作品。但其實畫中的每個細節幾乎都帶有「隱喻」,而作者借用了這幅畫中的不同人物發生的事,呼應他想要傳達的概念,剛好能夠他對應哲學、演化論觀點或是「宗教」的看法。

此舉不禁讓我覺得,原來這幅畫這麼深奧,居然藏有這麼多的細節與象徵暗喻。雖然可能有「藍色窗簾」的嫌疑,但也無妨,能夠透過圖像來輔佐「具現化」自己的抽象想法,這也是個不錯的表達方式,值得參考學習。

小結 — 關於人性與宗教

作者不只研究生物,還跨足了哲學與宗教的領域,堪稱是一位「科學思想家」。

此書與其被歸類在科普書籍,我認為這本書更像是「哲學類」書籍。畢竟作者的目標就是在探究我們的「人性」是否真的存在,或只是「虛無縹緲」依歸在宗教的體制,而他藉由巴諾布猿這種動物的行為來「驗證」他的想法。

此書的重點與其說是探究巴諾布猿這種動物的行為,不如說是藉由牠們的行為,來探究我們與「上帝」之間的距離。

而結論是,我們與動物的距離非常近,與上帝的距離反倒「比較遠」。

這為我們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觀點,作者從「與人類群體社會行為最接近」的動物切入,思索宗教為我們帶來了什麼,其本質究竟為何,也探討了哲學對於我們「利他行為」的各種觀點。

以下是我自己的解讀,可能不代表作者真正的想法。

雖然明確沒有說出口,但我認為作者想透過這本書傳達「上帝不必存在」的觀點。不過這也並非所謂的「無神論者」,他沒有刻意去否定各種宗教的神明是否存在的事實,也沒大肆抨擊宗教的「惡」,只是想表達:道德與宗教並非「密不可分」,公道其實「自在人心」。

性本善,或許真的是天生本能,幫助他人的情懷,可能就刻寫在細胞裡的「基因中」,這點從我們的近親上可見一斑。

「人在做,天在看。」這個天上的神明,或許就來自我們的內心,是內心的聲音約束著自己的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