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心得】最後一個知識人
末日生存知識手冊
世界末日…該怎麼辦?
某天一睡醒,發現外頭紅通通一片,驚覺這世界再也「不一樣」了,高聳的大樓變成廢墟,路上橫屍遍野,水龍頭打開沒水,電也沒得用,地球只剩下不到一成的人,你該怎麼辦?
這本書就是在教你如何在這種末日,現代文明基近毀滅的世界中如何「活得長久」。如果只是要姑且活下來,其實不需要這本書的知識,你只要想辦法躲好,先去超市搶還能吃的庫存,像個冬眠的熊窩居起來度日。
人要活下來,不外乎吃得飽、穿得暖,還有能夠遮風避雨的棲身之處。
吃的部分,作者提到該如何重啟農業,要種什麼、怎麼種以及「怎麼吃」;要有衣服穿,除了「撿剩下」的來穿,我們還能夠重製「紡織技術」,讓我們穿得好看又保暖;要能夠擋風遮雨,除了找洞穴躲起來,你要先遠離「舊時代」城市的斷垣殘壁,在鄉下另起爐灶,選擇更安全的地方棲身。但如果你打算用水泥與鋼筋蓋房子,這可能在初期還辦不到(更何況也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從旁幫你),不過可以姑且先學會「窯烤技術」,燒幾塊磚頭來搭建起房子,就算只是「家徒四壁」也不錯。
另外也同樣重要的是「醫學知識」。你要知道如何在「身體微恙」的時候,用一些簡單可行的方式,為你的外傷消毒,替你的病痛做緩解,否則摔個一跤、染個感冒都可能奪走性命,甚至哪天出現大規模傳染病,先前為了復興文明所做的努力,可能就得止步在此了。
各種「豐富的」生存知識
此書當然不只前面說的這些內容而已,還有提到電力、通訊等溝通相關的技術原理。
但認真說起來,這本書的優點,同時也是缺點,就是知識含量有點「太過豐富」。而且老實說讀起來「不怎麼有趣」,有點像是國高中的時候,上不同專業科目老師的課,坐在講台下聽著老師口沫橫飛地陳述這些「知識」與應用,一次連續讀此書的幾頁,就跟在看教科書有八成像呢。
不過,此書將這些知識基於「文明毀滅之後」的脈絡來介紹,比起純粹讀課本,讀這本書還是比較有趣。就像是「末日」的場景親身經歷一樣,身處這樣的世界,該如何靠著「頭腦中的知識」活下來,而這些「看似用不到的知識」,瞬間就變得實用許多,更有「動力」吸收化為己用。但越讀下去,越覺得當個「知識人」怎麼這麼辛苦,怎麼什麼領域都要學…。
然而,這還只是人類社會數千年來累積的一小部分而已,實際上還有許許多多在末世生活中也相當重要的知識,像是現代法律規範,這能讓亂世快速建立起秩序,有一套相對公平的團體治理方法;或像是採用現代經濟的資本主義,藉此鼓勵創新發明,而不會大家只顧自己溫飽,導致沒有人想當「最後一個知識人」。
「科學實驗」精神
要說這本書收穫最多的部分,以現在的角度來說,並非世界末日之後,我學到最多的是「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」。
本書提到的各種原理知識,都是唾手可得的資訊,幾乎都是公開不藏私,而且其中許多知識我們早就在義務教育的階段都學過了。然而,即便大家熟悉這些物理或化學原理,也不見得能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,「重組」出我們身邊這些如此方便的道具,因為我們不知道「組合方法」,根本不清楚我們身邊的事物到底是怎麼組裝,是如何運作的。
如同發明大王愛迪生所說(此處姑且不論這個人的爭議),這是要靠著「1%的靈感和99%的汗水」,藉由捉摸不定的靈光一閃,以及不斷嘗試,從失敗中學習經驗的這些歷程,才能成功打造出這些「得來不易」的發明。
正如前述所說,許多發明家其實不是很清楚發明背後的原理,但是靠著「求知」與「努力不懈」的精神,靠著不斷的實驗並修正錯誤,而且「不放棄」,才能有如此成就。
如果最糟的情況發生了,完全沒有任何「前人」的知識流傳下來,所有書本紙張都燒盡、電子設備也全都壞掉,文明得從頭開始建立起,那你至少一定要記住這3個原則:「保持好奇求知、運用邏輯分析、凡事講求證據」。
對這世界充滿好奇,藉由理性驗證自己的猜想,這樣就算「古人」什麼都沒留下來,倖存的人類還是有辦法靠著自己的雙手與頭腦,打造另一個輝煌的文明,有朝一日終能成功復興穩定的生活,延續我們這個物種的「血脈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