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心得】萬曆15年
饒富趣味的明朝衰亡史
明朝這個特別的朝代
關鍵人物的鋪陳寫法
從萬曆皇帝開始講起,再提到他身旁的關鍵人物。
從這些「點」慢慢擴散,擴及講到整個明朝內部體制的「線」,再探討到整個朝代的結構「面」。本書的主軸寫法,是從每個關鍵角色的生平事蹟,深入到他們的「性格」與「價值觀」,作者從既有史書的零碎事實作為線索,將其拼湊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面貌,為我們讀者解釋,當時的他們「為什麼」會做出這些事,又對未來造成了什麼影響。
接著,作者講到「結構的面」之後,會從反向將其收斂回來,再從朝代的結構(尤其是重文輕武),講回朝廷與皇帝體制,再到每個人物深受「結構問題」其害的困擾。
陰陽的學說解釋個人行為
作者不單只是評論「其人所作所為」,而是從更客觀、更整體的角度來探討個人的事蹟,尤其是每個歷史人物的「陰陽兩面」。
作者對於人的兩面性的觀點,綜橫貫穿在此書,以這種角度去解釋這些「歷史名人」的行為。如果光從某人的某個事蹟來看,乍看之下可能會與這個人的「刻板印象」有所矛盾,但如果從此陰陽的觀點來解釋的話,倒也不這麼奇怪了。
為何堂堂一個大學士,看似無所不能,對上教導有方(在皇帝還小時,是他的老師),對下嚴格操守,看似是個「嚴以待人,也嚴以律己」的完人。但其實他的品格並沒有這麼的「潔淨」,在其退位之後,才透過他的家財萬貫,被揭露出他的「貪」,其程度如同他的成就一樣高。
但如果從人的兩面性,以陰陽兩面的觀點來解釋「張居正」這位大學士,如此「矛盾的」作為,倒是一點也不為人所驚訝。如此德高望重的官員,明明嚴格要求別人「廉潔」不貪污,自己卻隻手遮天,暗自收賄收得很高興。
他的「陽面」確實有其可取之處,然而陰面的所做所為,卻難以令人苟同。或許是因為他內心的「自我平衡」,認為「我既然都這麼努力了,多拿點好處不算什麼吧?」,以類似「心理帳戶」的機制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,才會覺得私底下拿這麼多錢,透過「關係」累積家財萬貫,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吧。
過於陽的強勢一面,必會有另一個「陰面」做平衡,這種陰陽調和的觀點,是「中國」千年以來的基礎理論之一。
就算心中不認同這種理論,但這些文人雅士,或多或少都會因為長期接觸那些四書經典,在無形之中被潛移默化,內心的價值觀核心或多或少會奠基於此理論。
因而所作所為,一舉一動都是如同陰與陽那般,只要有張揚的一面,必有陰柔的一面協調。每個人的詮釋方式不太一樣,不見得會因為有過多「陽」的一面,做了太多好事,就會因為「陰」的那一面平衡,去做「壞事」來平衡。
而有些人會透過「」
即便不是在「人」身上,這種兩面性,或許還可以從其他事物觀察到。這種兩面協調的觀點,值得我們應用於日常生活中。
當某些東西看起來「太棒了」,就該「警惕」是否有玄機,或許有「不為人知」的陰暗面,未必如表面上看起來這麼好。
若以此作為評斷事物的核心,想必能因此「多一個」看待事物的觀點,多一個審核好壞的標準.而不會因為「過於衝動」而被眼前的大好或大壞所迷惑。
儒家的學說發揮到極致
明朝是最後一個,將儒家正統學說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朝代。這也證實了,儒家的理念,做為治理國家的核心,有多麼地「不適合」。
基於孔孟的學說,透過「仁與禮」這些抽象的概念來統治人民,用長幼有序、男尊女卑這些「習俗」禮法規範人民的生活,然而這只是要人們「依照不成文的規定」來約束自己。畢竟這些充其量都不能稱作法律,並沒有一套強制且明確的規則,只是依照四書這些經典,那些以前流傳下來的「傳統」來讓大家守好本分,做個聽話的好公民而已。
地位高低的安排,這些概念或早已根深蒂固在人們心中紮根,所以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,就算只有少數幾個人「不想聽話」,也會迫於人情事故,而被迫接受這一套「規矩」,被要求「安分守己」地過日子。
這套律法的好處是,能夠依照當下的情境,有所彈性地調解人們之間的糾紛衝突。比方說,丈夫打了妻子,女方忍不住長期的「家暴」,而上訴家族的長輩,這件事如果在當下,一定會被「息事寧人」給搓湯圓般地搓掉。基於「家醜不得外揚」或「男尊女卑」等觀念,大多會要求妻子忍氣吞聲,將這起暴力事件給「壓下去」。在外人來看,似乎風平浪靜,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。
但這個優點同時也是缺點。因為沒有統一的「規則標準」,交易或賦稅的處理,跟金錢有關的糾紛,也都是如此處理。即便簽署了白紙黑字的合約,常常也都是被當作空氣,大多也都是靠著商人之間的各自協調,來解決合約的衝突。
這正是「中國式統治」,在「人治」的體制之下,最關鍵的缺點。
沒有一個「像樣」的法律,以「超脫個人因素」來約束貿易。因此,難與其他商業為基礎發展的國家,進行對等的「實質貿易」,於是錯過了全球貿易的先機。
明朝當時的態度仍是: 「我超大我超強」。這種以中國為主的本位史觀,認為其他國家都屬於「藩屬國」,因此這些國家要以「朝貢」的方式,向我們「大中國」做「進貢」。
所以本質上來說,中國與其他國家的「物流交換」,其實稱不太上是對等的貿易,只是在展現國力而已。雖然憑著地大物博的優勢,不斷地送其他國家禮物,但這樣的「內耗」,終有一天會把老本吃完,並不能夠藉此實質地累積真正的資源與財富。
就這樣,在動盪的16世紀,中國被西班牙、英國等四處在全球跑來跑去,到處掠奪資源的歐洲國家,給悄悄地趕過去了…。
小結
無可避免的悲劇結局
這本書讓我們清楚地知道,明朝之所以會衰退,在1587年之後沒多久就滅亡,不只是因為「關鍵少數」的為非作歹就毀掉這個國家。當然貪污腐敗是其中關鍵,但也不是說幾個宦官或文人,就能把整個朝廷「搞爛」,這源自於明朝整體的「結構性問題」。
打從朝代之初,選擇了重農輕武這樣的「統治方法」,那時就已經埋下禍根。讓那些官員們有機會在這樣的體制之下「暗度陳倉」,而不能如今日這樣可以「罷免」或「彈劾」他們。
大多數時候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繼續一手拿著「額外收入」,另一隻手施令要求賦稅加重,搞得民不聊生。
再加上一系列的「不幸」,像是明朝末期的小冰河期,導致四處作物歉收,饑饉頻發,人們流離失所。在這樣一系列的內憂外患之下,國力終於衰退至不堪一擊,最後被外族給抄家了。
明朝,完。
延伸閱讀
推薦這篇心得文,對此書描述得更詳細,明朝的歷史解說得更加透徹。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tashuo/browse/content?id=b7a9e6fb3bc0cbbb99f1fe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