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鍵購買 -- 每次網購都影響著未來

amazon快速成長背後的故事


https://images.unsplash.com/photo-1591270551371-3401a1a9382f?ixlib=rb-1.2.1&q=80&cs=tinysrgb&fm=jpg&crop=entropy

amazon線上購物平台

amazon,這是科技巨擘(Tech Giants)中,”唯一”一個台灣人沒有辦法直接使用他們家服務的公司,其他像是google, apple, microsoft和netflix等,都有在台灣提供服務。

即便台灣沒有amazon可以用,不過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間公司。除了第一個馬上想到的是箱子上的微笑,大概都知道amazon就是以電商的服務廣為聞名,尤其現在跨境運送也很方便,可以在美國的amazon網站上購買,找轉運商送到自己家(多數商品甚至還不用找轉運),其實沒有在台灣設立分公司好像也沒這麼重要了。像是一些台灣代理商賣超貴的鍋子還是家電之類的商品,都可以直接在該平台上"一鍵購買"(即便這叫做水貨,不提供原廠保固,但價格的差距還是讓人願意承受風險)。

花不了一週的時間,你的包裹就能遠渡重洋,直接送到你家門口囉(叮咚)。

對我們消費者來說,在網路上買東西,不外乎最在意的就是”價格、品質還有運送速度”這幾項,就是要東西"價格低、品質好",越快送到家越好。畢竟網購不像是在實體商店買東西,你可以當下滿意就現場帶回家,所以當然是在網路上看了商品圖片滿意,點下購買之後,就開始每分每秒焦慮地等待商品送來。或許就是因為減少等待時間,才會衍伸出"線下自行取貨"的選項,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去拿商品,而不用癡癡地在家等著。

話說回來,amazon提供的服務,針對前面提到的三項: 價格、品質和運送,它們幾乎都做到了,要低價有低價(prime day當天可以是全網路最低價),品質則是靠著網友們的評論把關,運送速度甚至標榜"送到你家只要2天"(注意,這是美國喔),滿足了在網路上購物的消費者預期,所以在美國來說,amazon可以說是一家獨大。

題外話,當時只看封面,原本以為這本書是在分析amazon的商業模式,如何讓購物的摩擦力降到最低,畢竟書籍名稱就叫做"一鍵購買”,便天真地以為這本書是商業類書籍(笑。

amazon不為人知的一面

不過,就是這個but,你覺得amazon真的是佛心來著,想盡辦法為消費者著想嗎? 它只是一間販售便宜商品,送貨送很快的一間電商而已嗎? 其實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這麼單純。

這本書就是在揭露amazon在提供這些快速、便利又便宜的服務,其背後到底花費了多少"心機",消耗了多少的外部成本。那些"好康的都給他們賺",壞的(汙染)都我們承擔。

以amazon為首的這些大公司,進一步擴大了貧富之間的差距,也助長了城鄉之間的差距。兩者距離只有64公里的華盛頓和巴爾的摩,其中華盛頓越來越"富有",隨著amazon等大公司在該處設立公司,吸引了各界的人才,房價也跟著隨之水漲船高,短短幾年可能就翻了數倍,可以看到天空滿佈著起重機,建商馬不停蹄地在蓋新房子;另外一個城市,滿布的反而是從老房子拆下來的磚頭,因為房屋年久失修,都沒人住在裡面,為了阻止其成為危樓,只好都拆掉了。

其實這些企業本該可以做到平衡區域發展,特地選擇那些相對窮鄉僻壤的地方設立分部,吸引人才到當地就業,帶動這些沒落城鎮的發展,但他們並沒有這麼做。

反而是到這些已經"富得流油"、發展已經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方,讓這些城市更加繁華,更具有吸引人才的優勢,就像磁鐵一樣,將附近城鎮的人才、資源還有媒體目光都吸引過去,形成這些大城市”大者恆大”的結果。

雖然以企業來說,當然是跟相關產業在一起會比較有利,也就是所謂的聚集經濟,但這樣反倒進一步擴大了城鄉之間的差距,其他地方"更沒有機會"成為下一個新市鎮,讓窮者更窮,富者更富,幾乎沒有機會翻身。

明明這是可以靠著這些企業的選擇,來減緩這種趨勢的。


只花了兩天,先前在amazon看上的那個包包,就送到了你家,這樣方便的快速到貨,你有想過背後是怎麼運作的嗎?

在amazon物流倉庫工作的運貨員,不只薪水低得可憐,比全美的平均薪資還低不少,而且工作期間即便只是多上個廁所,也會被認為是上班不認真。因為光是去一趟廁所就要穿越整個倉庫,耗時十分鐘以上。因此員工選擇的是要嘛不喝水,要嘛忍住不上,無論是哪個選擇,都會對員工的健康造成傷害,造成傷害的還不只這項,還有長期(8小時以上)維持同個姿勢,搬重物(重達22公斤),許多人上班時還得貼藥布,甚至是止痛劑才能上工(睡覺也是),否則根本無法繼續這份工作。

你可能會想說,大不了不幹,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吧?

但如果事情能這麼好解決,就不會有書中提到的那些案例了,書中提到的和你在新聞上看到的那些人,都是活生生的案例,可不是瞎掰的。

他們不是有家庭要顧,得找份工作先養活家人;就是真的已經"別無選擇",只有能力從事這份工作。而且還有許多人原本就職的公司,"間接"被amazon影響而倒閉,因而失去做了數十年的工作。取而代之的是,amazon的物流服務進駐該地,在當地蓋起又大又豪華的倉儲中心,釋出數萬個職缺,這麼多工作機會聽起來好像很棒,但其實都是前面提到的這些低薪到不行的倉庫工的機會。再加上當地的相關職缺幾乎就只有amazon一家的時候,它們要花多少錢請員工,都是它們說了算。即便對方給的報酬再少,但我們也沒其他太多的選擇可以挑,幾乎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,勞資雙方的立場就是如此的不對等。

為了養活自己和家人,這些人還是得接下這份工作,硬著頭皮也得幹下去。

小結 — 反思

又把剛剛看到的那個"想要"的3C放進購物車,點下了結帳,確認刷哪張信用卡,接下來就是等貨送到門口,這個流程是多麼的順暢,完全不用動腦,拿到貨的當下是如此的開心。

享受著方便快速又便宜的同時,即便知道上面提到的案例,我們應該也不會邊想著貧富差距或是倉儲中心被壓榨的員工,而在購買前三思。

但如果你在意相關議題,致力於保障所有員工的權益,討厭這些"好野人"變得更有錢,但卻"視而不見"地繼續在這平台上購物,拿自己的錢支持這些公司做"這些壞事”(你買任何商品,amazon都會抽成交費喔),這不就是嘴上說說而已嗎?

雖是老調重彈,但這個觀念還是很重要: 我們的每一次購買都決定了企業的續存。

你只要不買,不在這上面花錢,就是"最直接"的不支持他們,沒有其他方法比這種方法還要更有力了。公司高層只要看到財報慘淡的數字,看到連續數季的利潤"下跌”,就知道不得不做出改變,畢竟只要沒有消費者的支持,任何民營公司都撐不了多久。

說是這麼說…,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想,如果真的只有這間公司符合需求,我們別無選擇,只能向他們買東西的話?

如果真的只剩下某一間公司"獨佔"市場(不只是寡占而已),消費者沒有其他選擇,只能任它們喊價,喊多少我們都只能吞下去。再加上如果賣的東西又是"民生必需品"時,這樣的情況會變本加厲,消費者更沒有說”不”的權利。這時候就不能靠"自由市場"的機制了,不能再仰賴這個"看不見的手",政府非得出手干涉才行,才能脫離這個由獨佔企業一手掌控的情況,我們才有機會買到價格正常合理的商品,而非通通他們說了算。雖然照理說政府會"適當地干預市場",維護物價、保證交易市場公平之類的,不過有時候也需要靠我們人民自主發聲,才會讓政府組織知道"出事了”。

總而言之,無論是透過消費決定直接影響企業,還是利用政府管道發聲來干預自由市場,這都是要靠我們消費者自己意識到"消費"的舉足輕重,並且要有足夠的判斷力才行,知道你自己一鍵點下的購買,背後可能要付出多少的代價,每一次消費都是影響著未來的發展。


RE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