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捨,從盆栽獲得的啟發
取需要的,捨不要的
攝影 — 盆栽的小小世界
遊記心得
一個沉迷在賭博的「賭徒」,某一天因為看到盆栽的文宣海報,而從此戒賭,踏上了「沉迷」盆栽植物的「不歸路」。
他叫做東東。
我們隨著周刊採訪的報導,慕名而至。從路邊的小巷子走入,途中問了宮廟中休息的伯伯,確認了我們的方向沒錯,就在前方約150公尺,那裡有個小農地種著香蕉,在那附近。
推開沒有上鎖的門,看向右邊的開放式廁所,直覺認為這裡是「開放給外人的」。然而我們表明是來參觀的,庭院的主人卻說了這麼一句話:
「這裡是私人空間。」
雖是這麼說,但也沒有因此被趕出去,可以說是「默認」我們在此欣賞他的盆栽作品,而我也拿起相機啪擦啪擦地拍了幾張照片,但因為不太想要打擾到他,大多數還是用眼睛觀賞而已。
後來東東邀請我們與他聊聊,這才知道因為他不想要寧靜的生活被打擾,不打算靠著經營植物、盆栽種植事業維生,不想讓這個興趣沾染太多「商業化」的氣息,因為他只求內心的安穩,不想要過多的世俗紛擾。
庭院底部是乾淨的草坪,看得出來有走動的使用痕跡,可以看出部分區域露出了黃色的土壤。盆栽都各有特色,每一盆都是一個「小小的植物世界」,有說不出名字的多肉植物(稀不稀有我也不清楚),也有常見的松樹、花草類盆栽,然而這些植物的種類不是重點。
重點在於盆栽與植物的「剪裁造型」,在我眼裡,庭院主人厲害的是選用不同的植物,為其量身挑選適合的盆栽與擺設物。再加上細心的呵護照料,剪去額外的分枝,除去雜草與害蟲,為其「剪裁」設計出一個專屬於它們的小小世界。
每盆都是一件藝術品,雖然這些盆栽沒有「明說」,下面沒有貼上作品名稱,但我認為其背後都存在一個「創作理念」,都是基於當時的想法「心中概念」,使用植物與容器,將其具現的表達為眼前這些充滿生機的植栽。
這些盆栽都是他「取捨」而來的,植物身上一枝一葉,靠著修剪而茁壯,否則任其生長,只會是一團雜草,就不會這麼美了。
漂亮的花,如果沒有旁邊「少數」綠葉的襯托,就無法凸顯出來;再亮眼的特色,沒有將其他「雜枝」修剪掉,只不過是「植物的某個部分」,跟其他不重要、不好看的枝條綠葉混在一起,也不會讓人覺得特別好看。
如果所有事情都是「重點」,那就沒有重點。
這個庭園的主人表面上有點「高冷」,但其實相當好客,非常願意分享他這一路走來,如何從盆栽、從生活經驗得來的「人生哲學」。
他體悟到,人的一生追求的只不過是「快樂」,而這快樂終究是「內心的平靜」,要的只是睡得著、吃得飽,在樹下喝著現泡的茶,享受徐徐涼風,看著一本好書。
人們想要的只是這種「當下的內心平穩」而已,只要做的事情能夠滿足內心「真正」想要的需求,那就夠了。
人們傾向好高騖遠,追求那些「不切實際」的、被資本主義的消費風氣所營造的慾望,即便滿足這些「膨脹」過後的需求,也不見得會快樂。花了更多錢買了包包,用更多時間去找那些美食,只不過看到「其他人也有」,而心生羨慕,「感覺」自己也想要。就算消耗更多的錢與時間,滿足了這些物慾,也不見得會更快樂。
付出的資源與帶來的快樂,可能是「不成正比」的。而我們大部分的人,都不是億萬富翁,並沒有這麼多的資源可以利用。
所以要選出「CP值」最高的活動。
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,要有取捨,只取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,那些做了會很高興、會忘記時間流動的事情。
如果喜歡料理,可以從烹飪的過程中獲得樂趣,那就去做吧。不必等「某一天財富自由」才能享受其所帶來的樂趣,不必等到「完全自由」的那一天人生才會圓滿,只要從現在開始,能夠認真地享受自己有興趣的事物,能做到這樣,那一天就是快樂的,就是掌握「自己人生」了。
期望自己哪天也能達到,每天都能「掌握自己人生」的境界。